在過去的24小時,或一個星期裡,你有沒有遇到負面的事呢?如果沒有,在你生活中的某時間點肯定也會遇到!耶穌自己也說過:「在世上你們有患難……」但他也說:「你們放心,我已經勝過了這世界。」[1]使徒約翰也寫道:「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。使我們勝過世界的,就是我們的信心。」[2]當患難與挑戰臨到我們時,我們需要知道,在這樣的光景中,我們可以信靠這位值得信靠的神。
耶穌說:「天地都要過去,但我的話絕不會廢去。」[3]這句話的意思是,他的話比我們任何的感受及遭遇還要真實。而信心是什麼呢?就是相信上帝的話(或說我們照上帝的話相信他——相信事實就如上帝所說的話一般)。
特別在遇到負面事物或情緒時,我們需要知道上帝的話比我們的感受更加真實。果真遇到負面事物時,我們又需要多大的信心才能面對人生的風浪呢?信心的最小單位是什麼?耶穌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只要你們的信心像一粒芥菜種……」[4]芥菜種是一個細小圓形的種子。因著上帝的恩典,他只要求我們有那麼一點點的信心就足夠了,而不需要蘋果或西瓜般大的信心。
如果我全部的生活都依照感覺而活,我們的生命只會不斷下沉。但若有像芥菜種子那樣的信心,而且我們在意志上選擇相信上帝的話語,即便是那麼一丁點,而你的感受則聖經上的話180度不同,上帝就能在你的生命中開始工作。他要我們信靠他:「因為我們行事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」[5]《羅馬書》第一章17節說我們是「本於信,以致於信」,也就是我們根據聖經所說的去相信上帝,先有一點點的信心,然後再多一點點,然後再多一點的信心……
我常會聽到人這麼說:「如果你是個好基督徒,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。」又或者,常常有人說:「如果我是你,我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。」但你就是確實有負面的感受;那該怎麼辦呢?
你有看過這個火車圖表嗎?前面車頭引擎的部分代表「事實」,也就是上帝的話、聖經的真理。中間的煤炭車代表我們信靠上帝的話,後面的車廂代表感覺。火車是被引擎拉動,而不是被車廂拉動的。
當然,有感受是很正常的,沒什麼不好。事實上,上帝創造你,就是把你造成有感受的人;當然你也會有情緒。但感受與情緒容易搖擺、起伏不定,我們所感受到的不見得是事實;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把信心放在上帝以及他的話語上。
一如往常,耶穌基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我們可以看到,他被釘十字架之前,在客西馬尼園裡並沒有說:「我是上帝的兒子,不應該有這樣的感覺。」他也沒說:「如果我信靠上帝的話,我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感覺。」耶穌沒有隱藏他的感受。聖經清楚記述耶穌感覺到很痛苦、很苦惱,也感受極大的壓力,耶穌這麼說:「我的心靈痛苦得快要死了……」[6]。但耶穌在苦難當中,仍然選擇相信天父,和天父說:「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旨意。」[7]
同樣地,你不須壓抑自己的感受。你仍然可以有很深刻的感受,但同時又信靠上帝。如果你了解這要點,你將會獲得自由。
如何能讓上帝參與在我們的負面遭遇中呢?有三種方法:
1. 我們藉著讚美、感謝神,讓他參與負面遭遇
第一種方法就是讚美神、感謝他,藉此讓上帝參與我們的負面境遇。《以弗所書》第五章18-20說:「不要醉酒,醉酒能使人放蕩亂性,卻要讓聖靈充滿。應當用詩章、聖詩、靈歌,彼此呼應,口唱心和地讚美主。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,常常感謝父神。」
《帖撒羅尼迦前書》第五章18節說:「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。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。」我覺得這句經文最困難的字是「中」。對我來說,當我處在困難、負面的環境中,就是最難感謝神的時候,因為在這種時候我不想感恩。
我曾聽過這樣的故事:一對夫婦有位17歲的兒子,這兒子從來就只是給父母帶來煩惱。這兒子和父母,哥哥姐姐的關係都很糟糕。他們很努力地管教這兒子,但用盡各樣方法,都無法改變兒子。有一天,這對夫婦在一個講座會,聽到講員說,在凡事上都要讚美和感恩。當他們在回家的路上彼此分享時,一致認為生命中最難感恩的事,就是他們的兒子。於是,就在回家的路上,生平第一次,他們一起為這兒子感謝讚美上帝。
那天晚上,這位兒子獨自在家。當這對夫婦把車開回家時,發現家裡每一盞燈都亮著。他們說:「天父,我們為自己有這位兒子感謝和讚美你,甚至為家裡每一盞燈都亮著感謝你。」當他們進入廚房,發現廚房亂七八糟,到處都是可樂罐、麵包、沙拉醬、芥末、肉片、餅乾和洋芋片。他們看到這情況,停下來禱告:「上帝,我們讚美你,也為我們有這位兒子感謝你。我們甚至為了這團亂感謝你。」當他們到了客廳,電視開著,到處都是紙張、可樂罐、餅乾和三明治。這對夫婦仍然為這一切感謝上帝。他們在這一天為這兒子感謝上帝,第二天仍然為兒子感恩。直到星期天下午,這位兒子突然敲他們的房門說:「爸媽,我能進來和你們談談嗎?」他說:「爸媽,最近我想了很多,你知道嗎?我有記憶以來一直過得很痛苦,也很不快樂,常常感到很挫折。我沒辦法把這些情緒宣洩在朋友身上;我怕我的朋友離棄我。我也不能把情緒宣洩在老師身上;因為我總需要不錯的成績吧!所以我發現,其實我把這些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。無論如何,我想告訴你們,我不會再搞破壞了。」
當我們為著不愉快、所不喜歡的事感謝上帝時,我們就是在風暴中信靠他,讓上帝參與在負面境遇中,並且讓他顯出他的能力。與此相反的就是,不讓神參與在我們的負面情況中;但我相信這樣作,我們的心裡會越來越痛苦、尖刻,以至無法感恩。我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充滿苦毒的人,因此我從現在開始要做個常常感謝、讚美神的人。
2. 我們藉著祝福而非咒詛,讓神參與負面遭遇
第二種讓神參與負面境遇的作法就是祝福而非咒詛。我多麼希望自己多年前就學會這件事呀!如此就可以省去許多麻煩。《雅各書》第三章8-10節說:「可是沒有人能夠制伏舌頭;它是喋喋不休的惡物,充滿了致命的毒素。我們用它來稱頌我們的主和天父,又用它來咒詛照神的形象被造的人。同一張嘴竟然又稱頌主,又咒詛人;我的弟兄們,這是不應該的!」
「咒詛」不是指說髒話,而是說另一個人的不是。「稱頌」則是指,說另一個人好的一面。以下也是一則真實的故事:
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位牧師和他的太太。他們個兒子,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。不只如此,這兒子離家出走、斷絕音訊三、四年了。牧師於是找了一位基督徒諮商師,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。這名諮商師看著他說:「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?」
這牧師很訝異,他說:「你說我在咒詛兒子,這是什麼意思?」諮商師回答說:「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,說另一個人的不是。剛才你所說的,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。你這樣咒詛兒子多久了呢?」這位牧師低著頭,說:「是的,他一出生我就咒詛他到現在,對他,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。」諮商師說:「結果是無效的,對吧?」牧師回答:「是的。」
於是諮商師說:「我要挑戰你和你妻子,在接下來的兩個月,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,要祝福他,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。我要你們禱告,求上帝賜福給他。當你們說起兒子時,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,說他的好話。」牧師回家後,把這事告訴太太,他們同意這諮商師的意見,也願意這麼做。當他們為這兒子禱告時,他們求上帝賜福予他。當他們談起兒子時,他們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。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。
大約過了第十天,牧師正在書房念書,電話響了。是的,電話的另一端竟是這位兒子。兒子說:「爸爸,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,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,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,還有我們的家人,所以我只想打電話給你,看看你們好不好。」這位父親說:「兒子啊!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。」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,然後父親問:「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,但週六要不要一起吃午餐?」兒子欣然答應。
週末午餐時間,這對父子見面了。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,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。過去,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,然而這次,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,在心裡祝福他。他問兒子問題後,他就聽兒子的回答。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,他也給予肯定。午餐約會快結束時,兒子望著父親說:「爸爸!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不過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。」父親回應說:「兒子,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!」兒子說:「嗯!爸爸,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?就今晚而已,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,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。」父親說:「當然可以啊!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。」
那一整天,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咒詛兒子,而以祝福代之時,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。那天晚上,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,父親來到兒子房間,坐下來對兒子說:「孩子,過去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,你願意原諒我嗎?」兒子說:「爸爸,我當然原諒你啊!」然後他就抱著父親,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。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。
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,但當我們願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詛他們時,上帝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。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收成什麼。如果我們撒下咒詛的種子,我們就收咒詛;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,我們的收成就是祝福。我願意收成到祝福,而你呢?我們藉著祝福而非咒詛,讓神進我們的負面境遇中。
3. 我們藉著饒恕,讓神參與負面遭遇
最後一種讓神參與負面境遇的方式是饒恕。我們看一下《歌羅西書》第三章12-13節:「所以,你們既然是神所揀選的,是聖潔、蒙愛的人,就要存憐憫的心腸、恩慈、謙卑、溫柔和忍耐。如果有人對別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寬容,互相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人。」
我很喜歡這段話,因為這代表上帝知道我們會與人有嫌隙。但他說,當我們與人有嫌隙時,我們要選擇饒恕,正如主已饒恕了我們一樣。我們大家都受過傷,而最深的傷痛往往來自於我們最親近的人,如家人,或其他親近我們的人。
我最深的傷痛是來自於我的父親。我父親是在一個缺乏父母愛和關注的家庭中長大,因此,他也不懂得表達愛和關懷。因著父親的不擅表達,讓我覺得他根本不愛我。更甚的是,我父親有酗酒的問題。因此,從小我就對父親有怨恨之心,而且越來越嚴重。我不喜歡父親對母親說話的態度,也不喜歡他對我說話的方式。有一兩次他曾向我動粗,但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都互不理睬。記得母親也曾告訴我說:「我真不知如何和你父親說話。」如果連母親都不知道如何和父親說話,那麼我就更加無法和他說話了。你是否有和我類似的經歷?如果你在我中學及大學時代認識我,那你就會知道我是多麼恨他。
大學畢業後沒幾年,我偶然聽到一位講員引用《約翰一書》第四章8節:「上帝是愛。」接著講員又用《哥林多前書》第十三章描述上帝對我們的愛,說道:「愛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……」那位講員建議我們應該把這段念成:「上帝是恒久忍耐,上帝是恩慈……」講員說上帝對我們的愛是常存「忍耐」的,上帝對我的愛是有「恩慈」的,上帝對我的愛是帶著盼望的,是凡事包容的,也是凡事忍耐的。我從未想過上帝這樣愛我。離開這個聚會後,我開始思想自己和父親的關係。過去那麼多年以來,我都在等待父親改變,期待他戒酒後,我就能愛他了。但上帝卻告訴我:「你得到了比你父親更多的恩典,我對你父親的愛是恒久忍耐,我對他的愛是良善的,是存著盼望的,是凡事包容,凡事忍耐的。我要你主動地去愛他。」
我的眼淚奪眶而出,我發現我對自己父親的愛,不如上帝那樣的愛他。上帝似乎在我生命中做了一件新事,但我知道,除非回到家、面對父親,我不會知道上帝到底做了些什麼改變。幾個月後,我帶著愛與接納、饒恕的態度回家,父親似乎感受到我的心。當我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時,他也以很好的態度回應。雖然父親不太曉得如何表達愛,但他卻懂得一點一點地回應別人的愛。我當時想,早知道態度改變會帶來這麼大的轉變,我很久以前就會對父親好了!那次回家,我父親到一家服裝店,買了三件襯衫給我——這是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。
當我離開家後,我開始想起聖經所說的「要尊敬父母,使你在耶和華你的上帝賜給你的地上得享長壽」。我對上帝說:「就是你搞出這什麼尊敬父母的,現在求你教導我如何尊敬他們。」從那時候開始,上帝就指示我如何向父母表達愛。
那是我有生以來,第一次為著我的父母感謝神。又過了一段時間——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戲劇化,不過是真的發生——有一天,我坐著發呆,開始想到我父親。若我父親去世了,我來到他的棺木前瞻仰遺容,我是否會有任何遺憾呢?我想會有的,我會遺憾我從沒有請求他原諒,饒恕我成長的歲月間常以惡劣的態度對待他。於是我打定主意要回家,尋求我父親的原諒。我父親形容自己是個頑固的律師,儘管只是想像要和他說這些話,我都覺得很恐怖。當我想像那個畫面,可以預期自己到時候只得趴在地上、痛哭流涕、不敢言語。
下一次回家探訪父母時,我和父親一起看電視球賽轉播。中場休息時,我鼓起勇氣向父親說:「爸爸,這陣子我常想到過去成長的時光,那時我真的不知感恩,不懂得去愛,也是很不善良的人。你會願意原諒我嗎?」沉靜了一下,他轉頭看著我,帶著閃爍的眼神說:「不,我已不記得那些事了。」但他馬上提起其中一件事。我知道要得到他的回應很重要,於是我馬上問他:「在你記得的這些事上,你能原諒我嗎?」他回答:「是的。」然後,他馬上對我說:「這次回家後,接下來你要去哪裡呢?」他從來不會問我這種問題。送我出門的時候,他又問:「下一次你什麼時候回來?」我說:「12月21或22日。」他說:「那我們12月21日再見。」
一天,母親打電話給我說:「你爸爸從廣告宣傳單上看見一樣東西,他想起你可能需要它,便把它買下來,親自把它包裹起來並用快遞寄給你,他希望給你一個驚喜。」我真的好期待這包裹趕快運到,我爸爸從不做這樣的事。當包裹終於送到我手中,我拆開來看,裡面是一個方便攜帶的泡咖啡機,他知道我喜歡喝咖啡,我也常出差。我拿著這個泡咖啡機,和上帝說:「主啊!這禮物不只是一個咖啡機,而是一段你所恢復的關係。」
我回想整個經歷,我是在感覺不對、沒感覺的時候,選擇把芥菜種子般的信心放在主身上,選擇饒恕我的父親。我認為當我們受到傷害時,需要問自己這個問題:「我的上帝比我所受的傷還要大」還是「我所受的傷比上帝大」?到底是哪句話,其實選擇權在我們手上。
世界上有太多的事都是不可饒恕的——但事實上,其實沒有任何事是不能饒恕的。有人說:「饒恕人就是釋放一位囚犯,而這囚犯就是你自己。」我父親從未請求我原諒他;是上帝要求我這麼做,而這就是情況改善的關鍵。
你或許心裡在想:「Ney,我需要饒恕的那個人已經過世了,怎麼辦?」我要告訴你好消息:上帝是不受時間限制的,他昨日、今日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。我想你可以告訴上帝,若這人還活著,你會告訴他什麼;我相信上帝同樣看重你所說的一切。
總而言之,你的生命中有負面遭遇嗎?我鼓勵你讚美、感謝上帝。
你有咒詛人嗎?願上帝賜你恩典來祝福他們。
你心裡受過很深很深的傷害嗎?願上帝賜你恩典去饒恕;藉此你會讓上帝進入負面境遇中,他將展現奇妙的能力,在你的生命中動工。